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后疫情时代,教会牧养方式有待不断创新

三年疫情反反复复,其影响力持续发酵。各地教会的实体礼拜受其影响,先后陆续经历了停止和恢复的反复,也给教会活动带来一定影响,并造成了一定损失。虽然网络直播可以供应信徒的属灵需求,但对于渴慕真道者而言,这些远不能令其满足。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好牧养工作,发掘并利用好教会现有资源?笔者和一些牧者与信徒进行了交流,其中一些见解发人深省,可供参考。

疫情以来,戴口罩、做核酸、到处察看“三码”,人们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从惊骇恐慌到处乱不惊,疫情改变了现实中的人们,同样也引发了他们的思索。对于各地教会来说,疫情也是一场考试,它“倒逼”牧者们更弦易辙,一改多年形成的传统思维和牧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首先做好疫情防控成为第一要务,疫情来袭,传统的主日崇拜面临挑战,网络牧养、云端侍奉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在反复学习揣摩中寻求神的旨意,只有不断探求新技术,才能使教会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但是对于牧者年纪老迈,缺少青年同工的一些基层教会而言却是难上加难。

受疫情的直接影响,教会信徒人员减少,一些教会恢复线下礼拜后,预约参加实体礼拜的人并不多。原来设想中人们因长期离开教会而蜂拥到教会的场景并未出现,教会的奉献收入也直接受到影响,这是很多原因导致的。首先是因为各种严格的防疫措施,因为一些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而被直接拒之门外;另外为防止疫情,一些老弱病孕,为小心谨慎,不来参加实体聚会;还有的认为参加网络直播礼拜比较自由灵活,而代替去线下参加教堂礼拜;另外一些人听新奇的道理,结果被异端拉走等等。

从教会来看,有的城市教会有年轻信徒同工,活力倍增,网络事工渐入佳境,微信平台也有声有色,较好地发挥了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正信正行,抵制异端邪说;有的教会自己不会高端技术,但没有停止做工的脚步,不断学习探索福传牧养渠道,牧者想方设法寻找羊群,采取加强探访看望,鼓励信徒不间断查经、学习、祈祷,追求属灵生命的成长;个别教会因着缺少人才,消极应付,就处于“躺平”状态,仅以“疫情期间停止礼拜”借口,停止一切工作侍奉,无视羊群无草,迷羊流失,不知他们将来怎样向主交账。疫情远未结束,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教会牧养传福音的工作刻不容缓,因此新形势下应当不断对牧养工作进行创新。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讲台喂养精细化。要强化人才建设,提高教牧人员属灵素质,不断提高神学造诣。在读经学道上下好功夫,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利用读书会的形式,逐步提升讲道水平,深入浅出阐明真道。将圣经教训与信徒面临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将古老《圣经》与现实的中国化处境相印证,按时分粮,真正解疑答惑,使人得以满足。

二、实体礼拜神圣化。实体礼拜恢复后,尽量鼓励信徒参加实体崇拜。敬拜神是用心灵和诚实来恭敬崇拜,现场参与的神圣仪式感是不可或缺的,在参与中享受神的同在,这是在教堂之外无法切身体验的,比如举办圣餐、圣洗礼能使人心灵得以触动,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奠定信仰的基础。

三、牧养福传多样化。除了网上证道牧养、使信徒回到教会,还要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可以利用橱窗、黑板、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网上读经、赞美祷告的形式,传讲福音、作见证。教会要派出培养人员参加各地互联网信息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资质证书,合法合规做好牧养,促进福音广传。

四、牧养探访跟进化。在疫情形势下,一些弟兄姊妹遇到了患难疾病,天灾人祸,有的甚至被异端邪说所迷惑,这时也是最需要教会探访关怀的时刻。牧者同工要多深入基层信徒家中,了解他们的信仰状况,一起吃饭、喝茶、聊天、谈心,主内交流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彼此劝勉,共同守望,把主的大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五、小组学习创新化。在教会牧养架构上,要变过去团契和小礼拜活动点“上下一般粗”的模式,原先按照教会传统,由传道人赞美——祷告——讲道——结束的“一言堂”模式应逐步改善。

要对小组长及带领者进行专门培训,按照“信徒皆祭司”原则,鼓励人人参与,从读经、赞美、祷告开始,逐步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他们在服侍参与中享受与神同行的美好。在话题上围绕信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牧者根据圣经教训,归纳总结,为信众指点迷津。还可利用传统节日、信徒生日等契机,组织游园、爱筵、文体活动等形式,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荣神益人,荣耀主名。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