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金陵协和神学院读书会:欧洲教堂艺术的密码

金陵协和神学院图书馆邀请上海大学许正林教授于2024年3月22日晚六点半在图书馆四楼博雅斋带来一场题为“欧洲教堂艺术的密码”读书会分享,读书会由学院林培泉副教授主持。

欧洲教堂艺术的密码.jpeg

林培泉副教授首先介绍了许教授的学术生涯及其著作,使同学们对许教授的研究领域有大致了解。随后,许教授进入正题,分享有关信仰、教堂和艺术的关联与脉络。

教堂是基督徒崇拜上帝的重要场所,是向世人传递基督信仰的途径之一。在欧洲历史上,教堂往往也是当地的重要公共场所,建造教堂汇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随着历史的变迁,欧洲教堂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带给人们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中国的神学生也应当对欧洲教堂艺术有所了解,从中博采众长,吸取精华,并结合自身文明,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堂艺术。

许教授介绍到在《旧约》中所记载的会幕就是教堂的雏形,到耶稣复活升天后,基督徒们的崇拜场所其实是在信徒的宅第甚至是墓穴中,因此又被称为“宅第教堂”或“墓穴教堂”,这时已经出现了以圣经故事壁画为主的基督教艺术。直到罗马帝国将基督教设为国教后,才开始出现专用的教堂建筑,此时的教堂基本上是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式的格局,外部一般都较简陋朴素,但内部装饰富丽堂皇。

许教授认为教堂的出现推动了建筑风格的发展,有助于文化的传承,还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分布,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许教授随后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欧洲各类教堂建筑照片及相关的教堂壁画、镶嵌画,以及较为出名的教堂音乐等丰富多彩的教堂艺术。

欧洲教堂艺术的密码-1.jpeg

在谈到欧洲教堂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时,许教授指出欧洲教堂建筑先后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公元4世纪至6世纪的巴西利卡式建筑是基于罗马的公共建筑形式,通常有一个中央的中殿,两侧有侧廊,以及一个半圆形的后殿,其典型有意大利的圣保罗大教堂。

公元4世纪至15世纪,罗马帝国迁都拜占廷,帝国的文化中心随之东移,基督教艺术在继承罗马人文主义成分的基础上,形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拜占廷艺术风格。拜占廷式教堂建筑一方面继承罗马式大会堂空间宏大的特点,但更为强调情绪效果,如采用圆形穹窿屋顶,象征上帝看下的最高权柄和苍穹对人类的荫庇,中心式封闭造成人在上帝环抱之中的感觉。圣索菲亚大堂就代表从西方到东方这种艺术风格的转变。

约10世纪至12世纪,罗马式建筑风格在欧洲兴起,这种风格的教堂以厚重的墙壁、圆拱门和大窗户为特点,强调水平线条和坚固的结构。罗马式建筑的代表有比萨大教堂和施派尔大教堂。约12世纪至16世纪,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最突出的建筑类型,哥特式教堂以高耸的尖塔、尖拱、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为特色,强调垂直线条和光线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向上升华的感觉。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包括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

约14世纪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教堂建筑风格开始转变,更多地吸收了古典建筑的元素,如圆顶和柱式。这一时期的教堂建筑更加注重比例和对称,如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约17世纪至18世纪,出现了以动感、戏剧性和丰富的装饰而著称的巴洛克式教堂建筑,这类教堂设计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视觉的引导,其典型有罗马的圣卡洛斯四世教堂。18世纪至今,新古典主义建筑回归古典形式,强调简洁和比例。现代教堂建筑则更加注重材料和技术的创新,以及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

在欧洲教堂建筑的形态分析中,许教授指出12世纪后半叶至15世纪末,由法国开始,教堂建筑进入哥特式时期,哥特式教堂的特点是高耸,运用尖拱券、小尖塔、飞扶壁和修长的立柱,增加建筑物的高度,用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增添神圣感,其典型有法国沙特大堂,巴黎圣母大堂、意大利米兰大堂、德国的科隆大堂、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等。许教授认为教堂的宗教象征意义在哥特式教堂建筑中体现的最为完美。

随后,许教授以图文速览的方式介绍了欧洲教堂建筑的宗教主题和当代新兴教堂建筑的趋势,使同学们从图片中一窥全景,带来无限的遐想。

许教授分享之后还与在场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最后,在场师生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许教授的精彩分享致以感谢!

原文链接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