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圣周随想:一位胜过死亡的神,还有什么理由不跟随?

每年的大斋期,都与悔改紧密相关。悔改,代表着一种方向的转变,是圣灵的邀请,引导我们转向神。尤其在进入圣周后,基督徒更容易通过具体的操练来默想主的爱。圣周邀请我们与耶稣同行,从棕枝主日起,深入领会这些神圣事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棕枝主日

许多教会的棕枝主日是从教堂外面开始的,会众会手持棕枝,并齐声高喊“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 此举把我们的呼喊与那些庆祝耶稣进入城内的人的呼喊联系起来。但这里的崇拜也显示出耶路撒冷的人除了耶稣以外,对未来充满未知,他们不知道耶稣将要上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我们和耶路撒冷的群众都称赞他是应许的大卫的子孙,但只有那些在主从死里复活后跟随他的人,才知道大卫国的完整形态。若成为门徒意味着紧随耶稣的脚步,那么受邀与他共度最后一周的旅程,便是通过圣周的体验,深刻体悟作为门徒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

人们倾向于选择棕榈枝作为主题图像,然而,这一天最显著的象征似乎是驴驹。这是因为,耶稣本人选择了驴驹作为象征。圣经里,耶稣在耶路撒冷城外指示他的门徒为他准备一头驴进城。这种姿态源于《撒迦利亚书》第9章9节的戏剧性描述。福音书中引用的章节明确指出:“锡安的子民啊,不要害怕!看哪,你的王正骑着驴驹而来。”(约12:15)

宇宙之王骑着驴驹来的标志已经成为许多赞美诗的素材,如《巍然乘驴歌》,歌中唱道:“巍然乘驴向前进行!沿途民众一片歌声;温柔救主向前进行,棕枝衣服满路铺陈。”棕枝主日彰显了耶稣的谦卑。他并未如其他国王般骑着战马进城,以血腥的胜利来庆祝。相反,他选择了谦卑的道路,为世人的罪而死。

若我们愿意追随耶稣的脚步,就不必像世人那样争斗无需依赖世俗的手段和工具来追求个人的利益。棕枝主日提醒我们深思,是否依赖暴力和残忍的手段,而非耶稣所倡导的方式。耶稣选择的不只是救赎的方式,也是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方式。拒绝暴力涉及到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无论是我们所爱的人还是鄙视我们的人。这种拒绝应延伸到我们与朋友、家人、孩子以及同事的相处之道中。我们是否成了暴力的子民?我们能否摒弃暴力,追随耶稣的脚步,进入和平之城?

濯足日

在西方教会,尤其是天主教,从周四的濯足日开始会有三天的庆典,叫“逾越节三日庆典”。这一仪式开始了教会年历中最神圣的部分。教会以此纪念耶稣基督的受难、被葬和复活。

国内教会一般只有濯足日,这一日是为了纪念最后的晚餐和圣餐的设立,因此许多教会会有圣餐崇拜。同时,濯足日也意在纪念耶稣洗门徒的脚的举动,教会会进行相应的濯足礼。其中,“濯足”的英文为“Maundy”,这是拉丁词“mandatum”的缩写,意为“命令”。这具体指的是耶稣给门徒们下达的“彼此相爱”的诫命。耶稣通过亲自为门徒洗脚的方式,向他们示范了如何彼此相爱。

在一些教会中,濯足礼的举行频率与圣餐相近,而非仅限于每年一次。这种将濯足礼视为圣礼的做法引起了争议。然而,无论其具体频率如何,濯足礼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提醒基督徒要活出舍己的生命。

无论是每月举行一次,还是每年仅有一次,濯足礼的过程通常都很简单。参与者坐成一排,相互为对方洗脚。参加濯足礼的会众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在参与濯足礼前,必须确保自己的脚和袜子都是干净的,以免因异味给他人带来不适,臭烘烘的脚可不行,因此,在前往教会之前,信徒们会自行洗净双脚。

在实际进行濯足礼时,参与者并不会真正彻底地清洗对方的双脚,而是象征性地轻轻揉搓一下。濯足礼上,服侍同工还会宣读经文:“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约13:14-16)

作为服侍者,笔者感受到洗脚从来不是为了单纯的享受,而是一种对他人的奉献与付出。有时候,洗脚的人需要抓住那些常常出汗的脚,对它的主人说:“你不仅在基督里被你的弟兄姐妹爱着,更重要的是被神爱着。”从这个角度来看,洗脚是福音工作,是很美的服侍。

笔者发现,面对一年一次的濯足礼,很多弟兄姐妹会觉得害羞,摆出一副尴尬的脸孔,不敢站出来洗脚。然而,彼此洗脚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操练,它是对人内心深处不愿为人服侍的软弱的挑战。濯足礼是一个提醒,信徒既需要上帝的爱,也需要他所建立的教会的爱。濯足日,耶稣领着路,让门徒学习跟随。耶稣此举很重要,因为他告诉门徒如何分辨真领袖和假领袖,他看到了教会的未来会有虚假渗入。他知道狼会来骚扰羊群,那些跟随基督道路的领袖会手拿毛巾带领教会。耶稣警告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可10:42-43)

我们需遵从耶稣的教导,理解爱的本质在于舍己与接纳彼此间的服侍。濯足日提醒了基督信仰的核心事实:基督,作为逾越节羔羊,已为我们作出了舍己的牺牲。

受难日

受难日是教会年历上最庄严的日子。其名称“好”的周五(Good Friday)带有深刻的讽刺意味,它虽被称作所有周五中最美好的一天,然而,实质上却承载了人类历史上所有悲剧的沉重:无辜者的苦难,强者因政治利益驱逐弱者,以及那些寄托希望于弥赛亚的人目睹自身世俗梦想的破灭。耶稣受难日,无疑是一个充斥着鲜血、不公与死亡的沉痛日子。

部分教会于今日举行特殊崇拜,服侍者默默地进入会堂,没有平日里的赞美诗。穿着黑色圣袍的同工宣告:“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赛53:6)由于会众经历了大斋期,通过禁食和祷告已经知道各自的生命境况,迫使每个基督徒逃往十字架寻求救赎。“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这是一个触目都是被罪污染的世界,我们伤人伤己、说谎背叛,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本该受到审判,然而神却愿意救赎罪人。通常会众会回应:“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53:6)这也提醒:我们与这一天发生的事件密不可分。我们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参加崇拜的信徒,而且作为一个罪人,我的罪恶与许多其他人的罪一起使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成为必要的拯救途径。

十字架促使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罪行持更加认真的态度。人类所犯下的罪令人深感忧虑。一些人将家庭变成了虐待的场所;有些学校老师以严厉的措辞伤害无助的学生。进一步放大镜头,我们看到贪婪导致的腐败;也目睹了使城市沦为废墟的战争。这一切都是罪,罪的工价乃是死。保罗喊着说:“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罪在人心中作王这个问题是严重的,但受难日不是悲剧,而是一场得胜。耶稣选择的十字架,为人类开辟一条出路,在他身上,神宣告罪和死亡不会永远主宰一切。十字架是邪恶与更强大的良善之主相遇:以马内利的神与我们同在。我们因自己的罪恶而恸哭,却因神的荣耀得胜而喜乐。这一天,我们纪念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钉了十字架,信靠基督的人,在十字架上找到了胜过死亡和黑暗的力量。

圣周六

圣周六的主题是安息。耶稣的遗体被安放在坟墓里,并在犹太人中的安息日安息。此时,没有留给门徒去做的工作了,剩下的只有等待。圣周六提醒我们,就像安息日本身一样,我们的希望并不在我们完成的事情上。很多次,我们在祷告中陷入困境,却发现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有可行的道路似乎都关闭了,除了等待,没有别的办法。最终,我们来到了这个等待的地方。如果上帝不出手,我们别无指望。

耶稣已经在坟墓里,跟随他的人还有指望吗?圣周六常用的经文回响着关于死亡的问题。《约伯记》14章1至14节里写道:“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伯14:14)《诗篇》88篇也问道:“你要行神迹给死人看吗?死人会起来赞美你吗?坟墓里的死人怎能宣扬你的慈爱呢?灭亡的人怎能传扬你的信实呢?”(诗88:10-11当代译本)

有人可能会说上帝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诗人是在一个真正痛苦和悲伤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经文揭示了人对神能力的焦虑,担心神是一位没有能力的神,不然为什么人总是这么担惊受怕?在遭受创伤的时候,人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对神来说是不是太大以至于神帮不上忙?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信神很容易,但当婚姻遇到麻烦,他能做什么呢?他什么时候会对世上的邪恶做些什么呢?门徒们一定在圣周六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们躲起来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路24:21),但现在一切似乎都看不到希望。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似乎是一场没有未来的悲剧。如果死亡仍然统治着他,他教门徒的那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门徒们在耶稣死后的经历代表了人所有的失望。我们也有过上帝让我们失望的时候。在见到复活的主之前,有一些看似没有得到回应的祷告会困扰当时的门徒和今天的我们。因此,耶稣的死,使门徒们对他最后三年的生活产生了疑问:这一切跟随都是浪费时间吗?我们是傻子吗?在跟随一个没有能力的神吗?

若耶稣仅是一位卓越的人生导师,其人生哲理虽能启迪众人,但在面对死亡时,我们依然没有指望。然而,主的教导彰显了他的神性,更预言了自己的复活与对死亡的征服。倘若他在这一至关重要的预言上出现了谬误,那么,他对于我们而言便无实质性的助益。面对如此境况,我们只能哀哭切齿,因为绝望和死亡的深渊,将成为人类唯一的归宿。

圣周六的好消息并不是门徒们带着信心等待。他们没有。通常,我们也没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遭遇创伤的侵袭,甚至被绝望所笼罩。然而,诗篇中提醒:“坐在天上的那位必将发笑,主必嗤笑他们。”(诗2:4)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基督知道他会复活。若门徒们在后续的经历中所享有的平安能够有效消解我们内心的恐惧,那么这无疑是基督所赐予的平安在发挥作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原因在于基督已经胜过了那个曾经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死亡。一位胜过死亡的神,还有什么理由不跟随呢?

今天,作为神的儿女,都已知道神有能力使基督从死里复活,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安息在主里面,不再像软弱的门徒四处躲藏,而是可以靠着基督复活的大能,成为他荣耀的见证者和福音的传递者,他的复活值得我们追随一生。因此,基督徒带着基督必定复活的信心结束大斋期。

我们可以祷告:“全能的父,如今基督与你并圣灵,就是三位一体的神,一同活着作王,直到永永远远。求你在这个神圣的安息日,让我们纪念基督的受死、埋葬与复活,也在基督的受难中,一同与基督经历复活的生命。”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