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抗日英烈张大飞的见证

2024年3月28日,著名学者齐邦媛安息,不少媒体纷纷发出了纪念文章。说起齐邦媛,人们最为熟悉的当属其史诗性名著《巨流河》,其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近代的沧桑立场。

而在《巨流河》一书中,有位抗战的空军英雄张大飞,颇为引人注目,因为他是齐邦媛的初恋,书中多处提到她与张大飞的相识、通信,讨论关于信仰、生命等等话题。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在《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一文中所言:“齐邦媛笔下的张大飞英姿飒飒,亲爱精诚,应该是《巨流河》里最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此人又有何传奇经历呢?

张大飞原名张迺昌,于1918年生于辽宁营口。其父张凤岐是一位抗日英雄。他以奉天警察局长的身份为掩护,从事秘密抗战活动,拯救了不少抗日志士。但最终被鬼子发现,被浇油漆烧死。

而张大飞与父亲一样,都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不当亡国奴,毅然逃到了关外。他进入一所教会中学读书,并在此受到影响,成为一名基督徒。因此他在与齐邦媛的通信中,也时常提到信仰方面的内容,最终带领她也信了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满怀国仇家恨的张大飞毅然从军。当时国军空军在笕桥空战中重创日军,高志航等人成为民族英雄。在东北老乡的鼓舞下,张大飞于1938年,考入杭州笕桥航校12期。据齐邦媛回忆:“日本飞机日夜来炸,城里、江边,炸弹焚烧昼夜不熄,他们之中年满十八岁的十多人过去中央军校临时招生处报了名,张大飞报的是空军。他说,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

张大飞毕业后,曾参与过保卫重庆的空战,为守卫祖国的蓝天,做出了一定贡献。由于表现出色,张大飞被派遣到美国,进行空战技术的训练,以更好地保家卫国。他学成回国后,被编入著名的第14航空队(飞虎队)。

张大飞在战场上表现优异,每次作战都全力以赴。有次作战时,他发现鬼子的车队,于是他与队长郑松亭对地面的日寇进行低空扫射,几乎将整个车队全歼。这成为其抗战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张大飞虽然奋勇杀敌,却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据《中国空军杂志》记载:“1945年5月18日,第三大队P-51机四架,自陕西安康出击河南信阳的敌人,与敌零式机遭遇,张大飞为掩护友机不幸阵亡。他生前有战绩十八次,获颁二等宣威奖章、三等复兴荣誉勋章,追授上尉。”

令据《营口晚报》记载:“空战中,张大飞驾驶的飞机被日机击中,自己身负重伤,但他顽强地驾驶飞机迫降在西双河老街下面的河滩上,一个翅膀插进河滩,一个翅膀指向半空,伤重阵亡。”

张大飞殉国后,齐邦媛直到七月份才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她回忆说:“我于(1945年)七月六日,与许多同学搭船回炎热如火炉的重庆,看到书桌上那个深绿色的军邮袋时,即使妈妈也难以分辨,我脸上流的是泪,还是汗。”

而当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日,齐邦媛写下了这段感人肺腑的文字:“我想到张大飞自操场上向我走来,这一瞬间,我突然感到万声俱灭,再也不能忍受推挤的人群····我一面跑,一面哭,火把早已烧尽熄了。进了家,看到满脸惊讶的妈妈,我说,‘我受不了这样的狂欢!’在昏天黑地的恸哭中,我度过了胜利夜。”

正是抗日烈士张大飞的传奇见证,才让《巨流河》一书更具温情与悲壮,成为一部近代家国情怀的史诗性作品。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