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专访广州慈恩护老院——用临终关怀让长者带着尊严“谢幕”

“谢谢你们帮助我妈妈完成了最后的愿望……咱们护老院真是负责任啊!真是万里挑一!”在母亲因罹患癌症离世的几日后,老人的家属向生前曾照顾关怀母亲的护理人员送出了如此致谢留言。寥寥数字的赞许中,不仅看不出丧亲的过度悲痛,反而更多的是释然与感恩。

在许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死”历来是人们潜意识中想要避而远之的沉重话题,尤其在面对步入晚年的长者时,“莫谈身后事”似乎成为了广大中国人日常交流过程中心照不宣的社交礼仪。

但随着时代发展,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及慢性病患者的逐渐增加,临终长者群体开始渐渐走进大众视野。如何正确面对死亡,如何让这些处于生命末期的长者能够跨越肉体的病痛,在尊严中安然无憾的走完生命旅程,也成为越来越多爱心人士以及基督教界关注的社会议题。

而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文章开头老人家属所致谢的对象——广州市花都区基督教慈恩护老院则借着一个名为“安歇驿站”的临终关怀服务项目,让许多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寻回了生命的价值,带着尊严离开世界,为社会提供了一份优秀的探索经验与答卷。

日前,福音时报同工前往慈恩护老院,与负责同工姚文富院长与孙晓梅副院长就临终关怀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了解认识其内涵与意义的同时,也重新回到真理与创造之初,找寻并重建对于生命尊严的再认知。

从“安歇驿站”走进临终关怀的世界

2022年6月,在姚文富院长的牵头组织下,慈恩护老院启动了名为“安歇驿站”的全人临终关怀项目,依托设立的20张临终关怀床位,组建起社工、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员团队,对临终老人及家属等有需要的人员提供身、心、社、灵层面的全人关怀,实施整全服务。

提起项目名字背后的深意,姚院长介绍,实际就是结合临终关怀理念以及圣经话语中得着的灵感亮光。“‘安歇’一词源于圣经话语的记载,希望每一位老人的生命能够安歇在主的爱与恩典当中,最终安居在天。而‘驿站’则意味着肉体的消亡仅仅只是每个人生命路程中的一个节点驿站,并不是完全的终结。”

尽管在大众主流认知中,“人死万事空”俨然成为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将死亡看作节点而非终点的这一说法,似乎有些有悖认知。但在姚院长看来,在现今时代,公众传统生死观念有必要通过越来越多像“安歇驿站”的临终关怀项目,以实现革新与重构。

“借着我们的项目,就是希望让处在终末期的老人及其家属,甚至更多人重新构建起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从而破除对于死亡的恐惧,让每个生命能够带着尊严与平安离开世界。”姚院表示,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通过临终关怀工作中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灵性关怀。

“很多人一听到‘灵性关怀’都会认为其仅仅是宗教领域内的概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进一步介绍灵性关怀之先,姚院长指出了当前大众对于这一概念的认知误区。

他解释道,人类的“灵性”并不仅仅存在于宗教信仰之中,在人类社会各种各样文化习俗背后,都隐含着人类灵性活动的逻辑脉络,即生命个体对于万事万物联系的感知及对自我价值意义之追寻。“所以,灵性关怀的对象可以面向任何信仰及文化背景的长者开展。”

因此,在慈恩护老院的“安歇驿站”项目中,项目团队会针对不同信仰文化背景的临终长者通过倾听、会谈乃至在手写文字交流等形式,引导老人们将思绪从对于死亡的混沌迷思回归至其自身在家庭、社会的关系回顾以及自身生命的信念或信仰的整理,以帮助其从“关系”与“核心”两层面去重塑对于生命的理解认知。姚院长自己也时常会参与到灵性关怀的一线,跟不同信仰背景的临终长者们交流探讨相关话题。

“如果是基督徒的话,我就会对老人交流关于永恒天家的事情,让他知道天上还有一位父在等待着他们回家永享福乐,”他说,“但若是其他信仰背景或是无信仰的老人,我也会跟他们聊一聊,听一听他们所期待的身后世界。”

尽管每位长者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认知都不一而同,但是姚院长着重指出,灵性关怀的核心侧重并不在于得出一个所谓明确的标准答案,也不是争辩死后世界究竟孰优孰劣,其关注点单单在于让老人们在自我思考与回顾中找回生命意义。“在离世的时候不是带着恐惧与痛苦,而是坦然且有尊严的离开世界,这才是我们做服务最核心的目的  。”

生死狭关之间,需看到临终生命的尊严

相较于早在新中国初期即已肇端的养老行业,临终关怀走进中国公众的视野仅有短短二三十年时间,但是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已经愈发显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一点,姚院长与“安歇驿站”的诸位工作人员始终深信不疑。

据姚院长回忆,近年来,慈恩护老院曾先后接收过不少处于弥留阶段的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在入院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其身体状况已虚弱到不适合再通过化疗等医疗介护的方式延缓病情,但他们仍旧存留一些微弱的生命体征,然而不论是从医院还是家庭来看,这些老人生命末期的处境却令人倍感痛心。

“一般来说,常规医院出于医疗资源成本投入、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患者家庭开销的考虑,基本很少能够跟进到非危急重症的临终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刻,多数情况会建议家属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让老人少遭些罪,趁早接回家里度过最后时光。”姚院长向笔者介绍道。但是老人回到家里之后,又会因为家属缺乏相应的护理技能、稳定的时间和专业的设备设施而无从提供有效的照料,最终不少弥留期的老人只能是在病痛折磨与内心对家人亏欠自责的双重煎熬中离开人世。

“对于临终的老人,家属们往往只是做好了随时离世的准备,却没有做好怎样让他们带着尊严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的准备。”看着许多临终长者与家属因着缺乏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正确认识,双双陷入焦虑不安与忧伤痛悔的境况,姚院长内心就愈发地迫切,“归根结底,这就是临终关怀服务的缺位。”

从事社会服务二十余年,姚院长亲眼见证了中国公益养老从“蓝海”走向“红海”的过程。但是在他看来,尽管如今对于老年群体的公益慈善项目广度与深度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在临终关怀领域,国内仍然存在着极大的滞后与欠缺,“所以,更应该有人给予临终关怀理念,去做更切实的服务,帮助更多家庭能够正确的面对生命与死亡,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生命观念迎来更新改变。”

除了基于社会现实需求层面强调重视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之外,作为一名基督徒,姚院长同样推崇从属灵角度去解读临终关怀事工的重要意义。

“自创造之初,每个人生命里都有着神的形像,所以不论是出生还是死亡,不论处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神的形像永远存在,都是神所看为宝贵的孩子。”姚院向笔者表示。

所以,在慈恩护老院,不论老人是住了十年还是住了一天,不论在临终时被何样病痛折磨,身体有何样骇人的疮疤,何等枯槁扭曲,护老院的护理人员都会为老人仔仔细细地洁净身体,让老人以最体面的样子带着尊严离开世界。

“尊重生命的尊严”——这是慈恩护老院贯穿于整个临终关怀项目以及长者全人服侍过程中的核心理念。而在姚院长的内心,他也始终坚信,这份生命的尊严正是由神而来,因此不容任何人去肆意论断与践踏。

“不论是护理技巧还是关怀理念,都是围绕实现长者尊严而存在的手段。只有尊重生命的尊严,将人真正地当人看,神奇妙的爱与恩典才会真正显现在每个灵魂当中。”

 让生命教育成为人生旅途的向导

根据2017年国家卫计委出台颁布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对于“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疗护”)一词的释义,临终关怀的具体工作包括“为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最终达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观者安顺的目的。”

而在慈恩护老院中,这样的实践要求不仅被一一地落实到了十分精细的程度,甚至还进行了更富人性化的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安歇驿站项目中,我们对于临终关怀的实践更多的是依托于商谈对话的基础上构建的生命教育课程。”姚院长介绍。而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肠癌晚期的老人正是借助生命教育课程,在生命的最后十天,完成了生命的全然蜕变。

这位老人在入院时已经因罹患晚期肠癌病入膏肓,由于医院不再收治之后才被转运到慈恩护老院度过最后的时光。但是,老人刚入院时的状态却令姚院长和护理人员们倍感痛心。

“阿姨一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给她打一针(安乐死),让自己不要再受疾病的折磨。”姚院长至今仍旧历历在目,“虽然能理解体会老人的痛苦,但是于法于理,我们不能答应这样的请求。”

为了照顾这位老人,护老院的护理人员24小时昼夜轮班守候在老人床前,一方面担心老人轻生,兼顾做好痛症管理,另一方面,护老院的孙晓梅副院长则不断用纸和笔与听力近乎消失的老人保持交流,帮助其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死亡的意义。

在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以及两位院长的引导勉励下,老人放弃生命的念头被逐渐打消,对于生命的认知也开始重新建构起来,几近熄灭的生命之火也开始重新点燃微光,并提出了想要返回内蒙家乡看一看的心愿。在与家属协商一致后,护老院安排转运车,陪同老人一起跨越上千公里,完成了老人最后的心愿。在回到内蒙的几天后,老人安详地结束了地上的最后一程。

“借助生命教育帮助临终长者树立理性的生死观,这是我们灵性关怀最基本的宗旨。但是,我们关怀的对象绝不仅仅限于这一个群体。”姚院长向笔者补充道。实际上,在这位肠癌老人在护老院接受关怀与引导的同时,护老院对于老人家属的生命教育课程也在同步开展。

 据姚院长回忆,在老人刚刚入院时,家属对于老人的安乐死的想法还曾表达过些许的诧异与惊讶,认为是老人居然出乎意料地“看得开”。但是在姚院长以及护理人员解释与教导后,家属这才幡然醒悟,原来,老人这份所谓的“看得开”实则并非出于豁达,反而恰恰是对于死亡极度恐惧的体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选择放弃生命的最下策。

在此之后,两位院长与护理人员不断与老人家属商谈,帮助他们疏导哀伤以及对于老人的愧疚与亏欠的情绪,并为他们提供具体细致的丧葬指导,最终帮助老人家属更深地明白了老人的心意,走出了自责的阴霾,以坦然的心接受了老人离世的事实。

“人们常常认为只有临终的老人才需要生命教育课程,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生命教育课程不仅老人要听,家属更需要听,而且是越早学习越好。”在经历此次颇为典型的临终关怀案例之后,姚院长对于生命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感触,“这样在真正面对老人离去时,双方都能以平安与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尽管在临终长者关怀实践中已经涵盖了老人与家属,但是在姚院长看来,关于临终关怀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介绍称,在慈恩护老院,临终关怀是一个笼统灵活的范畴,就服侍对象而言,其既包括老年人个体,也包括老年人的家属;而从服侍内容而言,从前期的生命教育、安宁疗护,到老人归天前的心愿满足、遗嘱设立,后事安排,再到老人离世后的丧礼举办,丧亲关怀,乃至最后的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压力缓解,都可以被纳入临终关怀的概念当中。

“只要是临终的老人或老人家属有需要,不论大小事,我们都把它看作是临终关怀的工作,也都会尽全力协助,陪伴老人和他们家人走好最后一程。”姚院长说。

齐心协力,让生命尊严成为社会共识

“肯定每一个生命的价值,不刻意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的到来。”自2022年“安歇驿站”立项至今,慈恩护老院始终秉持着这一理念努力服侍着一位又一位走到生命末期的老人。尽管依旧面临着社会些许不理解的声音与资金设施等方面的现实压力,但是姚院长与孙院长却始终认为,“安歇驿站”是个极其有价值与意义的工作,有必要也值得坚持做下去。

而提及原因,几年前曾赴港交流学习养老及临终关怀服务的孙晓梅院长结合亲身见闻向笔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她看来,从服务内容上看,香港的临终关怀服务在理念及实践层面都更加细致与专业化;而从参与主体来看,从长者到家属,再到参与服侍临终长者的团队,乃至从奉献人力财力去支持临终关怀机构运行的社会各界,每一个领域的参与者都能够带着十分投入且默契的心去彼此支持,共同提升长者终末期的生命质量。而这一现状的达成,正是建立在全社会对于临终关怀服务的一个合理且健康的认知的基础之上。

“但是,目前中国大陆社会对于临终关怀与生命教育的认识还处于相对前期的境界,公众的观念依旧以相对传统保守,这对我们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而言,既是挑战,也是鞭策。”对于当前国内临终关怀服务所面临的处境,姚院长坦言。“这也为我们带来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让全社会阶层都能够建立正确整全的生命观共识,让大家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死亡。”

由此,两位院长共同表示,希望能够借助慈恩护老院的“安歇驿站”项目,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理念、方法与技巧,整合搭建跨专业团队,在国内基督教养老行业乃至全社会养老行业中,打造养老机构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优秀样板,从而让更多社会公众看到临终关怀服务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引导促进全社会迎来生命观念的革新与改变。

“虽然现阶段我们只是在临终关怀服务跨出了微不足道的一步,但是这也是向外界证明我们已经踏上了出发的道路,只要有第一步的行动,相信神的带领会不断做工,让临终关怀成为更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祝福。”说起对未来的构想,两位院长眼中满是盼望。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