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厦门天主教历史综述

元代时,景教、天主教圣方济会派遣宣教士到当时繁荣的刺桐港(泉州)建立教堂,传播福音。泉州主教安德烈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大量的异教徒受洗”,反映当年入教者甚多的景况。当时厦门地界属泉州教区,可能也有人信主,但无史料和考古挖掘证明。

目前可考的福音在厦门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据门多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记载,1575年6-8月间,天主教奥斯定会马六甲主教马丁·德·拉达和修士加罗氏·马丁由马尼拉取道中左所(厦门)到福州。同年又取道厦门返回马尼拉,成为最早踏上厦门的宣教士。

1631年,多明我会的宣教士高支(意大利人)和郭琦(西班牙人)等11人来到厦门,开创多明我会教区。公元1654年,马尼拉多明我会传宣教士意大利人利畸(李科罗)到厦门宣教。此时,厦门已成为郑成功的抗清基地。郑成功因其家族有天主教信仰背景(其父郑芝龙为天主教徒),因而礼遇利畸,他被郑成功聘为顾问,并准许他在其辖区内自由宣教。由于当时厦门没有教堂,就租用厦门港郑氏祠堂附近的房子作为弥撒场所。利畸与阮神父(情况不详,是外国神父)同工,带领不少人信主。因福音发展很快,信徒增加,旧教堂容纳不下,又择地在曾厝垵建教堂和住房。

1661年以后,马尼拉多明我会相继派西班牙人范教士和安教士到厦门传教。1683年,清政府开放厦门海禁,宣教士大部分经厦门转往福建各地传教。1716年,耶稣会士利国安管理福建教务,他住在厦门,向当地居民宣教。1704年,教宗格来孟十一世发表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祀孔的禁约。1720年,清朝廷针锋相对地发布禁教令,严禁外国宣教士到中国传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也严禁外国宣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尽管如此,天主教并未在厦门绝迹,不少多明我会士冒着生命危险秘密潜入厦门宣教。1733年,胡玛窦来到厦门发展信徒。

4eccea59gc917d570e0fe&690.jpg

玫瑰圣母堂旧照

1842年,多明我会士林方济到鼓浪屿宣教,为鸦片战争后最早进入厦门的天主教宣教士。此后,仁爱会宣教士来到厦门。当时曾厝垵教堂已被毁,便在今镇邦路租赁民房作为临时教堂和住所。1858年,福建代牧区主教高君龙派意大利人梁教士来厦门,在今开禾路和典宝路一带填海造地,兴建教堂和住房。1860年,占地9亩多的厦门天主堂建成。1877年,又建成神甫楼和仁慈堂。福建代牧区派意大利人李玛素副主教驻厦门管理福建南部教务,仁慈堂由仁爱会意大利修女管理。1883年,福建代牧区分为南、北两个代牧区。南代牧区管理泉州、漳州、台湾三府和龙岩、永春两州20多个县教务,首任主教为马尼拉多明我会宣教士西班牙人杨德肋,主教座堂设在厦门天主堂。

1890年,罗马教廷划福建天主教会为西班牙多明我会的传教区,原福建教区助理主教意大利人李玛素和管理厦门仁慈堂的意大利修女返回意大利和香港。厦门仁慈堂由西班牙多明我会修女接管。1913年,台湾从闽南教区划出,成立监牧区,把闽北教区的兴化府(莆田和仙游两县)划归南代牧区。后来取消南、北之分,改以主教驻地为教区名,称厦门教区。厦门教区主教座堂原设在厦门天主堂,1916年马守仁任厦门教区主教后,在鼓浪屿鹿礁路兴建一座哥特式教堂作为教区主教座堂,由于以耶稣君王为主保,因而被称为“耶稣君王堂”,这座教堂目前成为鼓浪屿的地标之一,

4eccea59x68c2493fae9f.jpg

鼓浪屿天主堂

1946年,教宗宣布中国教会实行圣统制。厦门教区从此从代牧区升为主教区,首任主教为多明我会西班牙宣教士马守仁。1947年1月,马守仁主教在鼓浪屿天主堂归天家,教区大部分中国教士和各堂口教友代表联名上书教廷驻华代表黎培里,要求转呈教廷,实施“圣统制”,祝圣一位中国教士为厦门教区主教。但教廷仍委派多明我会西班牙宣教士茅中砥为主教。中国教士黄子玉被任命为教区副主教。

50年代厦门天主教加入天主教爱国会,文革停止活动,80年代恢复。1985年黄子玉被选为厦门教区主教,1986年11月30日在北京祝圣,同年12月7日在鼓浪屿天主堂举行就职典礼。1999年莆田和仙游划归福州教区管辖,原汀州代牧区的龙岩,永定,上杭,长汀划归厦门教区管辖。2009年6月蔡炳瑞神父被选为厦门教区主教,并于2010年5月8日在厦门玫瑰圣母堂被祝圣为厦门教区主教,2010年5月,蔡炳瑞(若瑟)在厦门玫瑰圣母堂被祝圣为教区主教。

4eccea59g7a82635c5da3&690.jpg

蔡主教祝圣礼

目前厦门教区管辖泉州、漳州、龙岩、厦门等四个地区的教务。全教区教堂共近50座,教友近3万人。在厦门地区,天主教目前有厦门玫瑰圣母堂(目前新教堂在建设中,教务暂时在洪莲路聚会点举行。)、鼓浪屿耶稣君王堂、海沧圣女小德兰堂以及高浦露德圣母堂等四座教堂。

在近代,天主教会效法耶稣基督博爱、服务的精神,在厦门地区开展了各种社会事业,在教育、医疗、慈善、出版等方面颇有建树。

创办学校:

厦门正谊小学:1915年(一说1921)西班牙神父与中国传道人林志亮在天主堂对面的红楼(17号)创办“正谊小学”。 入学者多为贫寒子弟。课程以天主教要理和文化课为主。后因资金紧缺而停办。但多明我会长芦沛扬和纪理路神父很快提供了帮助,使学校得以复办,并向国民政府立案,注册为正规学校。抗战爆发后,因为经费紧张再次停办。

善导小学:1916年,马守仁任厦门教区主教时,为培养男传道员,以主教楼下面1座2层楼为校舍,创办善导学校,向各堂口招收男青年学生20多人入学。不久因师资问题,迁至漳州崇正学校办理。

鼓浪屿维正小学:1919年,马守仁主教在善导学校校舍创立女校,招收女生,上午学文化,下午学教义。并派漳州翰苑修女李良为主理,管理校务。次年,马主教回梵蒂冈述职,李修女回家养病,学校遂由主持鼓浪屿堂的是台湾教士高会长和港尾修女江亮秋(又名江清月)共同办理。1921年,马主教回厦,仍聘李良为主理。不久李修女回漳州,聘修女王式玉为主理,每周上2节宗教课,改名为维正小学。

1935年,维正小学正式向国民政府立案,校长为蔡建芳,主理为王式玉,教材与一般小学相同。但每周仍安排两节信仰课程,学生主日都要参与望弥撒。厦门沦陷后,维正小学曾停办一学期,1939年复办,校长为西班牙神父庞迪仁并增办师范班,教导为教徒刘畴。太平洋战争爆发,鼓浪屿沦陷。维正小学因此停办了半年。但由于日本与西班牙并非交战国,教务没有被接管,学校很快复办,但取消师范班,并成立了董事会,校长为黄培元。翌年,校长黄培元回漳州,由黄昭瑛接任校长。

微信图片_20190410050822.jpg

维正小学师生合影

1952年维正小学被政府接管,改成龙头小学,黄昭瑛仍为校长。1958年,政府要调整、合并教会学校,就把天主教的维正小学合并到鹿礁小学。黄昭瑛积极配合,因此与罗马教廷闹翻,被处于绝罚(天主教对神长、信徒的处罚,受此者得下地狱无法上天国)。合并前,维正小学设有7个班,学生306人,教师10人。

若瑟医院:医疗事业是教会重要的事工,她很好地体现了基督徒救死扶伤的崇高美德。天主教会在厦门开办若瑟医院,解除不少人肉体的痛苦。

1943年,芦沛扬与胡德乐神父通过海外募捐,在厦门教区玫瑰圣母堂内的原正谊小学校舍创办了若瑟医院。菲律宾籍英国人鲁利加任院长。1949年6月,芦沛扬、胡德乐、鲁利加相继回国。雅怀德神父遂将医院交由仁慈堂大姑婆明那加与二姑婆明那慧管理,台湾籍修女苏纳德、林缎等参与工作。50年代初,教徒陈玉麟医师任院长。1951年10月由中国教徒成立医院董事会负责院务,李天佑为董事长。1952年陈玉麟离开,由董事会聘请周席丰为院长(挂名),李天佑为副院长,工作人员11人,医院实权操在明娜加手里。明娜加回国后,由郑世光神父改组董事会,主持一切工作。1955年同开元第一联合诊所合营。1958年合并到开元区医院。

仁慈堂:仁慈堂建于1877年,为厦门玫瑰圣母堂所管理。主要负责收养被遗弃的中国婴儿以及无家可归的儿童。仁慈堂开始由意大利仁爱会修女主持堂务,接收孤儿养育。后来,意大利仁爱会修女撤回香港,由马尼拉西班牙多明我会修女前来接管,继续接收孤儿养育。抗战期间,由于经济困难,停止接收婴童。之后稍有恢复,1952年政府接管时,尚有孤儿7人。接管时,仁慈堂负责人为,明那加、明那慧、周美华三名外国修女。厦门仁慈堂在建立的六十多年时间里,共收养5542名孤儿、弃婴。

《公教周刊》:1928年,马守仁主教为了让教友更加明白教义,创办了厦门教区报刊《公教周刊》。报刊编辑为鼓浪屿天主堂传道李蔚如。每周出一期,每期发行800份,分发全国各教区和本教区教徒,只收成本费,颇受全国各地教徒的欢迎,订阅者非常踊跃。1937年,李蔚如辞职,由于没有人接续他的事工,《公教周刊》遂停办。

附录:

厦门天主教历任主教:杨德胁、冯乃士、周益鉴、赵范希、黎诚辉、马守仁、茅中抵(以上皆为西班牙人)、黄子玉、蔡炳瑞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