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可口的“罗宋汤”背后,是一段传奇往事

在中国尤其是上海的餐馆里,经常能看到罗宋汤这道美食。这道汤品主要以甜菜、白菜、马铃薯、红萝卜、牛肉块、奶油等为原料熬煮,其“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口感,深受八方食客的喜爱。

罗宋汤是一道舶来的美食,是从东欧与俄罗斯的红菜汤发展而来。而这道菜之所以进入中国,则是与近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息息相关。“罗宋”一词源于Russian,为老上海的洋泾浜英语的发音。指那些在十月革命后流亡中国的白俄侨民,而上海人又把他们称为“罗宋阿大”。

苏联建立后,一些效忠于沙皇政权或不满苏联统治的俄国人纷纷离开了俄罗斯,到世界各地定居,其中约有25万人来到了中国,主要生活在东北、上海等地。他们当中包括贵族、官员、军人(主要是哥萨克)、知识分子、商人、地主以及神职人员等等。而来到上海的白俄侨民,大约在16000-20000人左右。

白俄侨民在中国的日子,远没有当年沙俄时期那么风光。尽管不少人曾经都是有社会地位的人,但因为失去了国家,沦为在华的二等公民。于是在中国很快就陷入了困顿,除了少数人取得成功外,多数处于社会底层。据30年代的统计,在上海的白俄群体中,大概70%有固定职业,从大学教授到舞场乐师,从娼妓到看门保安到小摊小贩不一而足。

也有一些白俄成为军阀的雇佣军,像“狗肉将军”张宗昌麾下就有一支骁勇善战的白俄军团,他们从华北一路打到江南,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而上海租界的“万国义勇队”,也基本由白俄士兵组成。而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马来见(俄文名:莫洛契科夫斯基)率领白俄士兵组成的铁甲车队,与中国军民一同抗战,给予日寇以沉痛打击。

当时一些报刊记载了白俄侨民的悲惨生活,“许多白俄都曾有一个美好的过去,所以十分依恋旧日往事,在寂寞的午夜,他们往往怀着一腔幽怨,约上几个同伴,走进日益热闹的俄国菜馆或者酒吧间,去喝劣等的麦酒,直到酩酊大醉,才带迭带跑的走出去,也有些许白俄,喜欢独自坐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声不吭的喝着咖啡,追想沙俄时代的光荣历史和眼前的沦落,他们高兴时也会和侍女调笑,难过时便会痛哭一场,内心的追怀,悲哀和痛恨,使他们常常演出一幕又一幕的浪漫悲剧......”(据《申报》所载《优美的霞飞路之夜》一文)。

白俄侨民中不少是东正教徒,他们在1924年建立了上海东正教会,并建立了著名的圣尼古拉教堂。教堂的建筑师是俄侨亚龙,风格为拜占庭式,内外装饰均极为华丽,有9个金色的圆顶与十字架,最高可容纳500名左右信徒,成为上海重要的老建筑之一。此外,“主显堂(闸北俄国礼拜堂)、霍山路圣安得列教堂、衡山路俄国商业提唤堂等等也都是白俄侨民建立的教堂。

白俄侨民的出现,丰富了上海的饮食文化,比如霞飞路上的面包房、咖啡馆等等就成为俄罗斯美食的传播阵地,其中罗宋汤就是主要代表。这种菜品在俄国餐厅出现后,就引起了中国厨师的注意,并将其进行中国化改造后,成为海派美食的一道著名汤品,深受国人的喜爱。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相关文章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