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圣乐中国化系列讲座——《无伴奏圣诗的庄严与超越》

近日,因爱而生平台再次邀请华东神学院教师暨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朱贵金牧师开展圣乐中国化系列讲座第五讲——“无伴奏圣诗的庄严与超越”。

当日讲座中,朱牧师从无伴奏音乐“阿卡贝拉”的起源及沿革讲起,带领大家赏析了四个无伴奏圣乐的知名曲目,以此领略无伴奏圣乐的庄严性与超越性。

心灵的语言——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意为无伴奏合唱,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教会音乐。由于当时教会音乐只允许人声清唱,不允许应用乐器,因此这一形式得以流传。

历史上最早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列高利圣咏,而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则大约于公元10世纪才出现。在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阿卡贝拉音乐达到鼎盛,期间涌现出了许多如帕里斯替娜、蒙特威尔第等代表性作曲家。

朱牧师指出:人声是上帝赐予人类最美妙的乐器,而阿卡贝拉就是仅仅使用人类声音的音乐表现形式,是一种不论男女之分,通过不同声部叠加便可创造出的美妙音乐。

随后,牧师引用吉普赛民间流传的谚语向大家表明,歌唱是人类灵魂的语言,当我们想要歌唱时,即意味着我们的灵魂想要说话,甚至是呐喊,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叹息,被灵魂借由音乐表达出来。上帝将生气吹在人的鼻孔中,人就成为了有灵魂的活人,所以需要我们明白,我们人的灵魂应当是用来歌唱,向上帝献上颂赞呐喊的。

而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也同样证明了上述观点,在他看来,音乐的最高用途就是赞美上帝,而上帝最喜爱听的音乐,正是一切爱祂之人的歌声。

阿利格里《大卫的悔罪诗》

《大卫的悔罪诗》创作于1629年,是由意大利人阿利格里创作的一首拉丁文圣诗。该圣诗内容基于诗篇51篇经文进行创作,借助大卫在犯罪受到先知拿单的责备后,在上帝面前所写的忏悔诗,表达出对于罪的痛恨懊悔以及希望求神饶恕赦免的心。

阿利格里是梵蒂冈教皇合唱团的成员,由于其出众的音乐才能而受到音乐家帕里斯替那的赏识,据传,阿利格里被帕里斯替那收为义子,并得到其作曲技艺真传。

在创作成曲后,该圣诗起初被用于大斋期的最后一周,旨在向信徒表明在神面前应当悔罪。在1630年,当时教宗乌尔班八世听到该曲后倍感珍贵,遂下敕令,将该曲定为西斯廷教堂受难周结束大弥撒的终曲。

1770年4月,当时还是少年的莫扎特随父亲来到罗马,正值复活节前的礼拜三,他在当晚的祈祷仪式上听到了该圣诗。回去之后,他竟然凭借惊人记忆力将完整的九声部合唱完全默写下来。1963年,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首次将此曲进行录音。

随后,朱牧师带领大家共同欣赏了《大卫的悔罪诗》的合唱视频,并围绕该圣诗的合唱声部的分工配合进行详细解析,向大家展示了不同声部演出背后所蕴含的神学意义:

《大卫的悔罪诗》共有9个声部,其中5个声部较远,其余4个声部较近。其中一位男声类似阐述式的祈祷,就仿佛大卫跪着向神祷告认罪,随后的合唱则犹如灵魂深处的附和,而当女高音在演唱时非常飘逸地上升到高音C时,正如同灵魂从地直升云霄,将人的灵魂在祈祷时的表现进行了生动表达。

布鲁克纳《此乃神的殿堂》

安东·布鲁克纳是19世纪时期出生于奥地利的作曲家,曾于1855年担任林茨大教堂的管风琴师。

布鲁克纳是个拥有十足专注力的作曲家,其对于数量有着近乎偏执的专注,而这份专注在其作品中便可见一斑。

《此乃神的殿堂》创作于1869年,是一首升阶经,其在基督徒心目中的地位与莫扎特的《圣体颂》不遑多让。该圣诗采用无伴奏的A-B-A曲式,表达了在上帝的圣殿中,人应该存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上帝。

随后,牧师带领大家欣赏了全曲,并进行了细致的解析。在曲中,数次单独出现的男声部仿佛上帝的脚步穿行圣殿,而其他和声的停止就如同人们在凝神静听上帝的脚步以及声音。

而在最后一句之前的休止符部分,作者摒弃了常规的一拍或两拍休止,而是强制性地使用了五拍休止,着重强调了“这是神的圣殿”的概念,点明了人在上帝面前当敬畏聆听的涵义。

威廉·伯德《圣体颂》

威廉·伯德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是同时期知名作曲家托马斯·塔利斯的弟子,也是当时少有的能够以罗马天主教徒身份在英国国教教会中参与侍奉的人。

由于创作了诸多流畅且充满教会风格的作品,威廉·伯德被称为“英国的帕勒斯替那”。其作品涵盖种类丰富,包括罗马弥撒、拉丁文经文歌、英国国教圣歌、独唱曲、弦乐以及古钢琴音乐。

赏析环节中,牧师向大家分别介绍了《圣体颂》的中文与拉丁文歌词,并借着宁静悠长的合唱,向大家阐述了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真实地在十架上替我们流血舍命,从而让我们得以借着祂的宝血得着新生,从而寻回永生的平安、喜乐与盼望。

拉赫玛尼诺夫《彻夜晚祷》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出生于1873年,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彻夜晚祷》是基于俄罗斯东正教的“彻夜晚祷”仪式进行创作。该仪式是指晚祷与晨祷互为前后的通宵仪式,在每周六晚间举行,总共包含黄昏赞、黎明颂以及一时经三个部分。

在经过周而复始长达数个小时的过程中,人们仿佛抵达某种默想状态下的吟唱,而这也是“彻夜晚祷”仪式最为显著的特征。

《彻夜晚祷》成曲于1915年,前后创作时间仅不到两周,该曲也被称为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成就最高的作品,同样也是其个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甚至在拉赫离世前,他曾指定在自己的葬礼上要唱响该曲的第五节部分。

在赏析中,朱牧师向大家播放了《彻夜晚祷》第五节“西面颂”的段落,该段落基于路加福音2章28-32节经文进行创作,讲述了年老的西面在得见刚刚降生的救主耶稣后向上帝献上的颂赞与交托。

总结

在最后的总结中,朱牧师向大家指出,一方面,无伴奏音乐具有着无可比拟的庄严性,而这庄严则是人声的庄严。

在上帝创造的三类声音中,其中第一类是天体的音乐,第二类是人的声音,第三类则是人手所造的音乐。其中,唯有人声的音乐是上帝亲自赋予、亲手所造的乐器,可见,在无伴奏音乐中,仅仅保留的纯粹的人之声是庄严且神圣的。

另一方面,无伴奏音乐又具有着超越性,其超越了尘世的繁华,超越了至死的娱乐,其给人带来的并非是暂时的肉体欢愉,而是延迟且恒久的灵魂满足。

本文内容、版权均来源于因爱而生平台,福音时报蒙允发布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