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天主教堂

修改1.jpg

上面这幅照片是北京大学吴教授到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时拍摄的,这个天主教堂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九曲溪的源头——星村镇桐木村,是一座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桐木天主教堂。为什么天主教能在2000多来高的武夷山传教呢?

福建武夷山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森林植被保护良好,是我国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东南植物宝库”、“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等。几百多年来,这里吸引中外生物学家在此发现了模式标本达1000多种,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

正是400多年前,外国的生物学家、天主教传教士也来到这里,他们发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多样性的生物,而且民风纯扑。1615年意大利艾儒略从沿海进入武夷山区传教,教化当地民众入教,在他的劝化下武夷山(旧崇安)就有两座寺庙成为天主教堂。清道光三年(1823年),法国生物学家、传教士罗公正在武夷山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桐木村挂墩传教,并筹资设立一座挂墩天主教堂。后由西班牙多明我会刘诺瑟接管,有信徒30余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挂墩教堂传教士刘诺瑟病逝,由西班牙神父卢启飞接替。

挂墩因生物资源丰富,吸引许多以生物考察为主的传教士,如以发现大熊猫而着名于世的法国神父大卫就曾于同治十二年就在此居留,后有英国人拉杜西、美国人波普、德国人施密特接踵到此传教。民国10年(1921年),挂墩天主教堂失火被毁,开迪西神父主持择址在桐木三港村择址建设265平方米的桐木天主教堂,信徒发展到近160人,多明我修会出资在美洲多米尼加铸造的一只铜钟,如今还悬挂在教堂门口。桐木天主教堂构体采用哥特式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修改2.jpg

修改3.jpg
美洲多美尼加铸造的铜钟乃安放在天主堂门口(网络照片)

解放后,天主教堂停止活动,直至2000年后重新对外开放,2012年在村委和教友的支持下,修复旧教堂,兴建神父楼(下图),教堂设施基本齐全,教会活动正常开展。

 修改4.jpg

桐木村老街3号就是新建的神父楼

感谢:北京大学吴教授提供照片、《福建民族宗教》杂志社提供相关资讯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