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新书速递:《中国天主教财务经济研究(1582-1949)》

5e9e741b9175f.jpg

可能是文化传统的原因,不少基督徒对于教会谈钱,难免存在一些忌讳。可实际上,教会要发展,如果没有金钱的支撑是很难的。

无论是差派宣教士、教堂的日常维护,各样的慈善事业以及教牧的生活来源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如果教会避讳谈钱,那么就很难开展各样的事工。

而在教会历史研究上,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神学家对于信仰的思考、宣教士传福音的事迹、历代圣徒的见证以及教会在各个时代面临的处境与挑战等等方面。但对于教会财务制度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少了。

可一个成熟的教会,除了要能够自治、自传外,做到自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无法自养的教会,想要拓展教务、牧养信徒、从事各样的慈善是非常难的。因此,要全面了解教会历史,就必须搞清楚不同时代教会的财务经济的制度以及状况,才能更深地明白其所开展的事工以及面对的种种挑战。

中国近代教会的发展一直饱受某些学者的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务长期被国外教会把持而缺乏独立性。虽然这种现象见仁见智,但在民族主义者看来,确实存在问题。而中国近代教会难以自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上无法完成自养。由于近代很多基督徒都是社会上的劳苦大众,他们的收入有限,难以为教会带来大量的财物奉献。因此通过海外教会的资助,也就成了必然。

而且中国近代较早实现自治、自传、自养的教会,基本都在沿海地区。这除了当地信徒素质较高等原因外,经济条件好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只有广大信徒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为教会提供稳定的资金,才能实现真正的华人教会自治。

而从普世教会看,经济发展也是海外宣教的基础。从使徒时代支持宣教的富商巴拿巴、吕底亚,到近代欧美发达国家成为宣教士的主要输出国都说明这点。虽然当代韩国宣教事业饱受争议(鱼龙混杂,异端泛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韩国宣教的兴起,除了信仰热忱外,经济发展也是其重要基础。没有“汉江奇迹”,韩国教会是不可能派出那么多宣教士的。

由此可见,经济问题与教会发展息息相关,这是了解教会历史发展所必须重视的。而在去年,有一本相关书籍终于出版面世了。《中国天主教财务经济研究(1582-1949)》虽然讲述天主教在华的经济状况,但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因为天主教与基督新教虽然有些差异,但是在华面临的处境与挑战却是相同的。

本书将研究对象置入中国历史及15世纪大航海时代之后西方天主教向远东拓展的历史背景之下,按照“史料的梳理与甄别→对历史的思考→深层的思维→理论及整体研究”的逻辑顺序来搭建合理的架构,除“导论”为纯粹的“纵向”梳理与分析,主体框架以“问题”推展,并将不同类型的“问题”编织进四个版块——“历史篇”、“收支篇”、“教产篇”及“管理篇”,内容涉及中国天主教在明清、民国的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不同表征、经费来源与支出项目、教产的类别以及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等多个层面,以使分析讨论更加深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